近期债市震荡背景下,为提振投资者信心,包括公募基金、券商资管在内的多家机构纷纷宣布自购旗下债券基金。11月23日,银河聚星两年定开债、国联安短债A/C、鑫元兴利定开债等多只债基还发布了分红公告。业内人士表示,机构此时自购旗下债券基金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为市场注入信心,当前债市悲观情绪释放已较为充分,市场短期有望企稳。(经济参考报)
日前,昊志机电、弘亚数控两家公司高管均因涉嫌内幕交易被立案调查。今年以来,已有八家公司实际控制人、高管、股东等涉嫌内幕交易被立案调查。近年来,监管层“零容忍”立体执法震慑显著增强,市场生态明显好转。(经济参考报)
11月23日,上海保银投资发布公告称,计划于今年以自有资金及员工资金合计1亿元申购公司旗下基金产品。这也是继10月底百亿量化私募思勰投资自购后,行业内又一笔亿元级别的自购。今年以来,由于市场估值持续处于低位,私募基金已经掀起了一轮自购潮。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,截至11月23日,年内已有22家私募发布自购公告,合计自购金额超过30亿元,其中有15家百亿私募自购金额约28.08亿元。(证券时报)
历经前期持续反弹后,医药板块11月23日出现大幅回调,相关细分赛道指数均有所下行,跌幅超过9%的相关个股更是不在少数。对此,公募最新预判指出,23日医药板块回调与市场预期变化、资金获利了结压力有关,而并非基本面变化。长期来看,医药板块估值依然在底部区间,投资价值显著,未来趋势依然会大概率向上,接下来重点看好创新药、医疗消费、医药制造等细分领域投资机会。(证券时报)
随着11月22日瑞达基金获得股东增资,年内被增资公募达到6家。其中,太平基金获得来自股东方太平人寿保险2.5亿元的增资,这是目前为止的年内最大增资金额。业内人士认为,发行新基金、覆盖机构经营成本、满足业务开展要求、为员工提供股权激励等,是公募机构获得股东增资的几个主要原因。(证券时报)
近期,短期利率的快速攀升再加上部分机构赎回债基,令市场担忧情绪上升,部分债基开始限制大额申购。但也有债券基金逆势“开仓”,在债市大幅调整之际,放开大额申购与转换限制。博时基金表示,债券市场近期的剧烈调整并非未来的常态,一到两个季度债券市场预计会维持一段时间的震荡,短端利率调整已经到位,长端后续升幅也将较为有限。(证券时报)